在倒數第二天終於去看了!還好有親愛的波波揪~~~很幸運地趕上了14:30的導覽。我最喜歡的作品包括:《共感群體》(盾牌與花園的衝突)、葉偉立&葉世強系列作品、《靜物研究II:島民》&《物件詩選》(房屋廣告與遊民的衝突)、及《隱藏簡訊系列》。最貼近時事而有所觸動的有《殘響世界》、賴易志作品系列(雲林麥寮)。覺得有趣的作品包括《盲地圖》、《家族照相簿翻譯文件》、《光譜》。

作品介紹皆摘錄自官方網站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2016/ 。照片引用自 官方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aipeibiennial 或自己拍照

以下由一樓開始,分享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們

1F

《失敗的國家》(2011, Peter FRIEDL) Failed States is a large picture comprising twenty national flags, which explores failure and the ambiguity of the parameters we are used to adopting when passing judgements. It refers to the infamous “Failed States Index” published each year in collaboration with Foreign Policy by The Fund for Peace. These twenty states, including some that do not exist yet, are a symbol of a further failure, which involves those same parameters used for their selection. (中文說明牌翻譯太爛了所以我附上英文)

1.jpg

評: 二十個國家的國旗掛了一整面牆,讓我頗為震撼。乍看之下不解怎麼有些大國家(美國、中國大陸)也在失敗列中呢?作品可以反諷我們所用的parameters真的能代表失敗嗎?導覽員更直接的說出藝術家是以"有沒有使其他國家發生戰爭"作為是否失敗的依據。

 

《盲地圖》(2013, TRƯƠNG Công Tùng)。這不是一張由繪圖員仔細觀察土地細節繪成的地圖,而是由白蟻群在畫布上不斷游動及破壞所生成。

2.jpg

評: 可以看到帆布捲尾端有些氧化腐敗的痕跡。"時間"參與了這場創作,而在看展覽的我們也都參與了這場藝術。

 

《殘響世界》----陳界仁最新的《殘響世界》系列創作,以專門收容漢生病患的樂生療養院,以及反對官方將捷運機廠用地轉移到樂生療養院,因而引發歷時超過十年的樂生保留運動為背景。

3.jpg

評: 前幾年有注意到樂生療養院抗議活動,所以看展時更心有戚戚。放映室中四個螢幕播放不同影片、卻不同步,聲音輪流出現,有種時間交錯的錯亂感,但畫面與敘述者的口吻卻如此真實。

 

《傾向遺忘》(2015, Angela Ferrira)。作品造型複製自前葡萄牙海外部檔案室的建築外觀,內容圍繞1960至1970年代因研究北莫桑比克族群馬孔德人為名的人類學家豪爾賀和瑪葛(Jorge and Margot Dias)。在費瑞拉的作品中,除了兩位學者的成就外,同時也指出了該調查背後所隱藏的政治目的、人類學與殖民主義、權利與知識生產的關係,提醒觀眾重新檢視殖民時期的論述以及現代性的陰暗面。

4.jpg

評: 我們看到的,真的是真的嗎? 我們得到的資訊,真的是正確的嗎? 葡萄牙贊助學者來調查其殖民地的情況,我們能全然相信他們調查的結果嗎? 展場架設在一個支撐薄弱的樓梯上,上樓時會支支嘎嘎,並不是缺錢或偷工減料,而是讓參觀者也感受到「基礎之薄弱」(導覽員如是說)。我喜歡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意涵,媒體、學術,會不會其實都正被政治操弄著?更喜歡作者別出心裁的呈現方式,這個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原來如此脆弱而不真實。

 

《共感群體》(2016, 陳宣誠 & 吳雅筑)用七百片防彈盾牌組成的構築,圈圍出一處身體可以進入的場域,內部的開放空間是一座花園,利用有序性及有機性的對比,製造可讓人停留的體驗空間,同時反映近年來台灣公民運動中,個體與體制之間的衝突。盾牌作為衝突事件的臨界物,介於人與體制之間的第一線,也將兩端的個體陌生化;盾牌的尺寸,代表了人的個體,因為被規模化而更顯體制下的控制。作品進一步透過盾牌所代表的防禦集體意識,與自然成長、不受干預的花園的對比意象,論述身體抵抗和滋養(nurture)間的辯證關係。在這個建築的身體中,衝突的阻力可孕育無形的力量:一股超越形式,系統和集體主義,卻能植入人心的意識形態,形成親密感和展示權力的共感與交互滲透。

5-1.jpg

5-2.jpg

5-3.jpg

評: 這件作品的衝突感非常強烈,相當衝撞心靈。 看到盾牌會想到示威行動中防暴警察們,挑起心裡的恐懼感,但繞過去看看盾牌另一端的世界,卻發現是溫馨而生機蓬勃的花園,給人安定祥和之感。根據介紹牌,作者似乎是想說盾牌隔絕了兩個個體,而大量的盾牌形成了體制下的控制。但是我想到的是,政府或許可能存有理想和平的藍圖,想要社會能夠有如花園般安穩的秩序和幸福的氛圍,但為了這個理想所使用的武力手段,是不是反而在人民心中播下恐懼的種子?藝術有趣之處,就是創作者創作後,欣賞者自己解讀,沒有絕對對錯,每個人也都隨著生命經驗而有不一樣的感觸(似乎是"作者已死"理論?)。

2F

葉偉立&葉世強系列作品----1949年,就讀廣州藝專一年級的的葉世強原計畫壯遊中國西北,不料輾轉滯台,因而考入師範學院藝術系,卻因恩師黃榮燦遭遇迫害而遁居山野,以斲琴教畫維生,生活清寂。1989年,葉世強自灣潭移居台灣東北海濱水湳洞,山陬海隅日月相伴,六十多歲之際重拾畫筆,直至2012年八十六歲辭世的二十多年間,日日夜夜,寢起即筆。2016年,因受邀參與葉世強紀念館之規畫,葉偉立也來到水湳洞故居,繁衍萬千的白蟻早已如塵土般掩去屋內一切,唯天花板上數個葉世強親手開鑿的天窗,為這艱困的考古現場灑下陣陣靈光。

6-1.jpg

6-2.jpg

評: 剛聽完導覽我心裡本來納悶原來整理已故藝術家的作品重新擺置,就可以稱得上一名藝術家呀?但直到看到了葉偉立先生為葉世強灣潭故居、水湳洞故居拍攝的大張照片們,我彷彿看到一個被歷史埋沒的藝術家,亮起了火光、天光,光芒乍現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動。

《晨禱──甘地與他的信徒們》(2005, 葉世強)

6-3.jpg

評: 白影是甘地,黑影是信徒們。這幅畫讓我心裡非常寧靜,陶醉其中。畫前還擺設了已故畫家的古琴,更添思古追念幽情。

 

《家族照相簿翻譯文件》 (陳飛豪) 介紹如照片

7 (1).jpg

7 (2).jpg

評: 真的是藝術家才會想到這種呈現方式,支離破碎的語言、無法重現轉述的生命故事,政權轉移時導致的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在在觸動了我的心。

 

《光譜》(2016, 李明學) 這是專為本展而創作的作品。李明學透過搜集連鎖超市與超商之瓶裝茶飲品,除去包裝後,根據茶本身具有之顏色,呈現一種光譜狀的漸層。他將賣場視為活生生的資料庫,以一種近似圖書館的姿態,收納著人們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各項物資,並以群眾的需求為依歸,隨時更新為最新狀態。此作品專注於各類瓶裝「茶」的搜集,重新思考全球化與在地化中,脫離傳統卻充斥於生活周遭「喝」的文化。大量的各國瓶裝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暗喻,承載著關於記憶與文明行為的轉變。這些被命名為某某茶的飲品,無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眾名產,或是行銷全球的國際品牌,在褪去包裝之後,重新以其自身顯現。聚集中,水平線上形成一道可見的光譜,一種商業資本主義下的些許詩意,重新喚醒人、茶、文化、經濟、記憶與想像的思考。

8.jpg

評: 非常耳目一新而貼近生活的作品,讓人會心一笑。

 

賴易志作品系列----《日常肖像(一)》以攝影及訪談的方式,記錄雲林麥寮六輕石化工業區周遭居民的日常生活。照片中石化工業區在居民家屋背後,如同一幅巨型人工布景如影隨形;聲音檔案則記錄著麥寮、台西的當地居民訴說石化工業區日益壯大,居住環境日漸惡化卻無能為力的處境。《那些隱匿的風景》從剩餘的角度,重新觀看工業剩餘物與都市廢棄物堆積所形成的地景。一座座形式雷同如小山丘般的剩餘堆置物,是一種不易被標記的視覺檔案,透過漂白的照片,標示出這些物質被漠視的現況。《來種一盆花》也將前述問題延續到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及都市消費、剩餘循環的遺留問題。透過採集被大量棄置在台中清水區農田旁的焚化爐底渣,賴易志將其混合水泥重製成花盆,花盆是種植植物的容器,是人類想接近自然的媒介,他藉由生產重製爐渣花盆,提問著人與自然之間互動關係平衡的可能?並於展覽期間,透過讀取條碼連結至訂購網頁,供參觀民眾認購花盆,讓消費最終端的剩餘物,再次循環回到消費系統之中。生產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賴易志從居住空間、工業剩餘物、城市廢棄物等不同角度,關注當今資本社會在追求經濟發展之下,那些被犧牲的個體權力與環境所遭受的衝擊。他以《日常肖像(一)》、《那些隱匿的風景》、《來種一盆花》三件作品,重新思考現今社會「無止盡的物質生產邏輯」是否真的可以為我們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9.jpg

評: 日常肖像系列的照片非常觸動人心,白色的屋子,白色的煙,與灰黑的大地形成強烈對比。

 

《靜物研究II:島民》(2015–2016, 陳以軒)作品聚焦在市民大道橋下的遊民家居物件。他們流離居所於橋下的三不管地帶,並與陸橋周邊各式的房地產廣告文宣共處。房產也被稱為「物件」。《物件詩選》則是收集這些房產「物件」的文案,抹除案名地點等銷售元素後選粹成詩。撿拾到的詩句(found poems)中描繪著美好家居的模組化倡議(廣告訴求),更是市民對家居的集體想望(消費者需求)。在展場中,詩頁翻轉並取代了攝影作品的觀看位置,呼應橋下島上這些「市民」的處遇,在調侃與哀悼之間,圖文對照兩種家居空間在描繪特徵上的相似,是矛盾的墓誌銘,亦為弔詭的寓言。透過橋下各種「物件」的採集與拍攝,陳以軒感興趣的是人在公私領域分界上的居處,以及自然與文明的交互占領、消長、最終被抹除,抹除即占領。

10-1.jpg 10.jpg

評: 衝突感非常強烈。乍看之下還以為展覽又偷工減料了怎麼把畫放在地下?但其實透過上「高級房屋廣告」與下「遊民雜亂居所」,我覺得作者暗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層,有錢就可高高在上的感覺。同樣是對家的渴望,有的「360度環景視野,萬坪樹海環繞包圍」,有的卻只求一片屋頂遮身。唉!

 

《隱藏簡訊系列》(2014-2015, 咸京我) 由北韓工匠製作。咸京我以數位圖像和從網路摘錄的短語及流行歌曲(例如「你也寂寞嗎?」和「金錢永不眠」),設計出作品圖案。這一系列作品色彩豐富,透過中間人送到北韓紡織工人手中,成品再透過同一管道送回這位南韓藝術家手裡。這種地下製程有可能造成一種結果:增加北韓人與新文化情境的接觸,至於她這方面,作品概念則顯露出她那些無聲夥伴的無形勞動。雖然作品在非法運輸途中不時會遺失或被沒收,她依然致力於將其作為一種穿越實體邊界、強而有力的交流方式。每件作品中都可以發現咸京我的重要思想線索,包括她將北韓工匠所花的精力與時間納入作品,提醒觀眾注意參與整個製程的一雙雙隱藏的手。借用一句咸京我自己的話:「你看到的是看不見的」。

11 (1).jpg

11 (2).jpg

11 (3).jpg

11 (4).jpg

評: 如果不去深究其背景,就覺得這些作品非常美麗,色彩大膽強烈,織錦紋理華麗,隱藏的訊息也別有深意,光是這樣我就愛上這些作品們了。而看了艱辛的創作過程後,我更感動了,這些作品耗費的時間、金錢、及人力成本,運輸途中承擔的風險,都凝聚成這四幅作品,我們何其幸運能夠欣賞。我真的看到這件作品了嗎?答案是否,因為我只能用想像在腦海描繪北韓工匠縫製的畫面,我探頭去看去想了,但還看不透看不穿呢!

 

《噴泉檔案》----為紀念杜象的作品《噴泉》問世一百周年,薩阿丹.阿菲夫藉由本屆台北雙年展宣告他即將於2017年展開的《噴泉檔案》巡迴展出計畫。2008年起,阿菲夫持續進行這項計畫,蒐集刊登杜象1917年的現成物作品《噴泉》之出版品。目前收集到的相關文獻約有八百件,預計在數量達到一千零一件時劃下句點。刊物當中印有《噴泉》的頁面被藝術家撕下後加以裱框,透過展覽與作品販售,重新在世界各地流通。那些撕去特定頁面的出版品,被安置在藝術家工作室的書櫃架上,既是「留白」的檔案,也像這個計畫的「鑄模」;而在同時,它們又反過來成了雕塑本身。這些物件——包括書架與架上的一切——都將於2017年的巡迴展中展出。

12.jpg

評: 一百年前,杜象將馬桶簽名、命名為噴泉、並當作藝術品,讓當時人們跌破眼鏡大罵。一百年後,這名瘋狂的藝術家薩阿丹.阿菲夫,用各種手段──例如撕書──收集所有與噴泉相關的出版品,彷彿是想看看一滴水低落下後泛起的漣漪有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uise0411 的頭像
    louise0411

    Live your dream.

    louise0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